心理学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,许多人,许多的来访者常常说,要是能多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就好了,心理学对我的人生看法、学习规划、职业规划、婚姻情感、亲子教育等等方面的影响真的很大。
是啊,心理学的范畴非常广,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,使我们受益良多。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心理学知识,从心开始心理不定期推出相关心理学知识科普,为广大对心理学感兴趣的爱好者提供学习的平台和素材。
此次我们特邀从心开始心理李小红老师为我们讲讲社会心理学。
社会心理学:研究我们周围情景的力量的科学。如何看待他人,如何影响他人,又如何相互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。
社会学家Greeley 说,心理学无法解释人类存在的目的,也无法解释人类生活的意义,以及人类的最终命运。社会心理学只是我们看待自我,了解自我的重要视角,但却不是唯一。
在20世纪40年代,纳粹蹂躏欧洲的时代,兴起研究偏见的热潮
在50年代,同一性的风潮和固执己见的现象推进了对服从的研究
在60年代,随着犯罪的增加,引发了暴力研究的兴趣
在70年代,女权运动引发了对性别歧视的研究
在80年代,关于对军备竞赛的心理影响的研究
在90年代,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种族和不同的性取向的研究

个体与情景
这张图片,你是否看到了两张人脸?如果事先没有这个提示,可能我们第一眼只是看到了一个花瓶,但是一旦大脑印入了人脸的这个视角,就会影响你对这幅图的解释,你对人脸要视而不见就变得比较困难了。
也就是说,当我们对某个视角或者是观念并没有进入我们的意识的时候,大脑是会把它放在一边视而不见的。也许说到这里,你还是不明白,我到底想说什么,但是你已经开始觉得有点意思了。如果把花瓶当成我们研究的个体,把背景因素当成环境和情景的话,我们看到了个体还是情景,还是兼而有之,这就是我们认知的角度。

丈夫会觉得自己很辛苦,上了一天班很累,他觉得自己已经加班回来这么晚了,应该得到的是妻子的关爱而不是指责,可是这时候他的这一天的感受和体验(情景)妻子是无法感知的,妻子只是感知到了一个晚归的丈夫和冷漠的眼神(个体),所以妻子就非常生气。而对于妻子,她认为自己在家做好了饭菜,期待丈夫快点回家一家人开开心心地进餐,妻子用心做的佳肴,一点点冷却了,内心不由的怨气冲冲。可是丈夫是无法感知到妻子今天到底经历了什么,没有感受到妻子的体验(情景),他只看到了怒气冲冲的妻子和指责(个体)。
焦点效应
在我们的心中,自己比其他任何事更关键。通过自我专注的观察,我们可能会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。
那么同样是上面的丈夫和妻子的例子,从焦点效应的角度来说,丈夫对自己辛苦的部分(情景)放在重要的位置上,而忽略了当下他回家晚这件事(个体),所以他理所当然会觉得自己很委屈。妻子也是如此。
也就是说无论是在那些尴尬的时刻还是在面临冲突的时候,人们都会在内心倾向于自我保护,对自己的感受非常的敏锐。
自我妨碍
人们设置障碍物阻挠自己成功。
明天你有重要的会议需要早起,可是晚上你依然看剧到很晚。马上有一场重要的考试,可是你却不断地推迟复习的时间。你有一个重要的约会,时间已经不多了,可是你临时又想起了明天要准备证件现在想要找出来。明明知道回家晚了,妻子会不高兴,可是丈夫依然在白天一直拖延工作而导致加班,然后把自己工作中对自我的愧疚感转化为妻子对自己的指责而收场。其实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和自己玩的小把戏,就是自我妨碍。
温馨提醒:如果您还有其他心理方面的困惑在困扰您的生活,可以在线咨询我们的心理专家团队, 24小时在线为你解答各种心理问题,十年经验,上万个成功案例保证。专业心理权威机构保护您隐私,解决您的困惑!


